当前位置:行业新闻 > 正文
河北一地7座高炉、10座转炉,全部关停拆除!
2025-09-22 13:43 浏览: 63次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样建·美丽)》一文。其中提到:武安市12家在产钢铁企业的7座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9座100吨以下转炉、1座80吨转炉,全部关停拆除。

武安市,因钢而兴,曾长期戴着“钢铁围城”的黑帽子,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垫底。如今,当地掀起“创A”绿色革命,带动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现蜕变。

绿色水平跃升

12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创A”

截至目前,武安市12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创A”,当地重点行业A级企业达16家,占行业总数的84%。

2025年上半年,武安市PM2.5浓度3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27%。优良天数为133天,优良天数比例达73.48%,同比增加30天,空气质量创有监测以来历史同期最优水平。夕阳映照下,远处钢厂的身影与武安城市天际线和谐共存,勾勒出一幅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崭新画卷。

产业实力强劲

7家钢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9月15日,“2025中国企业500强”出炉,其中武安7家钢铁企业上榜,冀南钢铁排名119位、普阳钢铁排名204位、太行钢铁排名270位、裕华钢铁排名294位、新金钢铁排名328位、兴华财富排名341位、文安钢铁排名357位。

7家钢企同时跻身全国500强,这一成绩既彰显了武安市坚实的钢铁产业根基,也体现了当地钢铁企业强劲的经济活力与市场竞争力,成为武安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

项目建设发力

多个钢铁项目开工投产

9月5日,邯郸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邯郸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武安篇”发布会,其中提出,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武安市加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三年行动,冀南二期3座1300立方米高炉和2座110吨转炉建成投产,太行新能源汽车高强结构钢涂镀板项目全面开工,工业领域垂直大模型认定达43个,品种钢占比提升至46%。

创新成果涌现

研发投入领跑邯郸

2024年,上海大学与河北龙凤山集团联合制备出99.9992%(5N级)超纯铁,使我国铁提纯技术跻身世界前列;2025年,河北太行钢铁集团ESP产线成功轧制全球最薄0.9mm花纹板,刷新该领域世界纪录……

普阳钢铁的防爆钢和风塔钢、新兴铸管的球墨铸管、新金钢铁的高端家电板、冀南钢铁集团的低合金中厚板系列产品、太行钢铁的酸镀锌铝镁等正在不断刷新着武安钢铁产品的品质上限。

普阳钢铁、烘熔钢铁、冀南钢铁等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龙凤山新材料建设的河北省高超纯铁创新联合体纳入首批省级创新联合体名单;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9.3亿元,居邯郸市首位。

武安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钢铁工业完成增加值291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80%,纳税15.6亿元。主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生铁2784.9万吨,同比增长4.6%;粗钢2669.0万吨,同比增长12.5%;钢材3224.7万吨,同比增长14.9%。可见,在绿色转型的驱动下,武安钢铁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经济与环境实现了双赢。

从曾经“钢铁围城”的困境,到如今钢铁企业全部“创A”、多项钢铁技术刷新世界纪录,武安的钢铁产业完成了一场从“黑”到“绿”、从“粗”到“精”的深刻变革。未来,武安钢铁产业将在绿色低碳、高端制造的道路上深耕细作,让“武安钢铁”这张名片,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愈发闪亮,书写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更多精彩篇章!

声明: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新武安、武安市人民政府、今日钢铁、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6864ce0f8fd32.png

专注智能制造让数据产生价值:基于CCD成像、激光测量、机器视觉等技术的系列工业在线测量产品,含在线光电测径仪、激光测径仪、在线直线度测量仪、轮廓仪、在线测长、测宽、测厚等系列高精度、高频率测量设备。适用于多场景、超多节点、超低延迟的SCADA工业综合信息采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