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是辽宁省钢铁企业的国企“老字号”,2018年年初,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进行破产重组,通过沙钢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迎来新曙光。
在抚顺特钢技术中心,有一面镶嵌着数百张专利证书的专利墙,深刻体现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第一特殊钢冶炼企业的雄心壮志。“这张是我们径锻机锻制高温合金制造方法的专利证书,锻造方法填补国内空白。那张是模具钢被授予辽宁省名牌产品的证书。”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助理韩凤军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建于1937年的抚顺特钢,以研发生产“高、精、尖、奇、难、缺、特、新”产品引领我国特殊钢材料发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抚顺特钢,一项项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跃”。
“混改带来1+1>2的效果。”沙钢集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立国说,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效率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资源、技术优势融合叠加碰撞出火花。
混改后,抚顺特钢借机打破固有的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与技术、营销模式创新,形成以高温合金、超高强钢、高档模具钢、特种冶炼不锈钢“三高一特”为代表的十大特殊钢系列产品,高端产品生产比重占企业总产量75%,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90%以上。
“从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特冶产品升级、冶炼工序流程再造、后部精整能力提升、超低排放改造等,我们推进实施一系列大规模技术改造,总投资已超过40亿元。”孙立国自豪地说,结合航空、航天、国防、核电等新材料研发需求,抚顺特钢已拥有5400多个牌号特殊钢的生产经验,产品覆盖六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往“细”处落实,优势往“强”处厚植。抚顺特钢按照应用一代、研究一代、储备一代的要求,不断发挥“科研+生产”大协作优势。随着高合金板材生产线等一批高端特冶、锻造、轧制装备的陆续投产,抚顺特钢已拥有国内总体产能最大的特种冶炼炉群以及配套的生产设备,为全面实现关键材料的保研保供和自立自强夯实根基。
波澜壮阔八十余年,每一块钢铁里都镌刻着一个时代的密码,也记录着产业实力从弱到强的足迹。从人造卫星到运载火箭,从第一代战斗机到当代最先进的战斗机,抚顺特钢长期雄踞国内特钢行业“排头兵”位置,助力实现钢铁报国的梦想。
谈及抚顺特钢的发展规划,孙立国在回答中蕴含着执着的力量:“展望未来,抚顺特钢通过产品认证增加出口份额,并逐步替代国外进口钢材,在特种合金领域做到行业的霸主地位;在民品发展上,保持不锈钢、模具钢品种国内第一水平的绝对优势,始终肩负振兴民族特钢事业的发展重任,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产业升级,为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好坚实保障!”
声明:本文来源于张家港发布、冶金产业网、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专注智能制造让数据产生价值:基于CCD成像、激光测量、机器视觉等技术的系列工业在线测量产品,含在线光电测径仪、激光测径仪、在线直线度测量仪、轮廓仪、在线测长、测宽、测厚等系列高精度、高频率测量设备。适用于多场景、超多节点、超低延迟的SCADA工业综合信息采集平台。